治疗玫瑰痤疮amp痤疮的ldquo
在美国有一千四百万人患有玫瑰痤疮,中国大约有一亿玫瑰痤疮患者,这是一种慢性皮肤炎症性疾病,跟痘痘非常像,常被认为是痘痘并当成痘痘治疗。不幸的是痘痘的治疗方法常常过于刺激,对玫瑰痤疮不利。痘痘和玫瑰痤疮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皮肤病。如果被怀疑是玫瑰痤疮,请专业皮肤科医生诊断后治疗,切勿随意用药或护肤品。
护肤品界有很多针对痘痘的成分,有一种叫做壬二酸的,又名叫做杜鹃花酸,是从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天然直链饱和二羧酸,可以针对痤疮发病的四大病因发挥作用,对痤疮愈后留下的痘印也有很强的作用,所以在皮肤护肤美容方面使用效果非常好。在皮肤方面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1、抗菌作用壬二酸可以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直接抑制和杀灭皮肤表面及毛囊内的需氧菌和厌氧菌2、调节皮脂腺功能壬二酸可竞争性抑制5α—还原酶的作用抑制二氢睾酮的转化,最终抑制皮脂腺分泌皮脂的功能3、抑制自由基产生抑制活性氧自由基的产生,发挥抗炎作用。壬二酸体外可抑制活性氧基团诱发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羟基化作用和花生四烯酸的过氧化作用4、防止皮肤角化对正常皮肤和痤疮感染的皮肤有抗角化作用,减少丝状角蛋白的合成,防止毛囊角化过渡。5、对皮肤色素细胞的影响
一方面,壬二酸对功能亢进的黑素细胞内的酪氨酸酶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减少色素合成,但不抑制正常色素细胞的色素合成。另外一方面,它可破坏黑素细胞线粒体呼吸链,抑制细胞DNA的合成,阻碍异常黑素细胞的增值。
另外,还有一种成份大家比较熟悉,就是水杨酸,它在治疗痘痘方面也算得上是“百年老字号”。很多护肤品中含有水杨酸,在痘痘肌肤的治疗和护理方面,它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壬二酸和水杨酸是黄金搭档,它们联合使用可以增强其抗菌作用,因为壬二酸抗菌作用依赖于PH,PH低时可较快较强的发挥抗菌效果,这样两者之间有协同效果。而1%水杨酸本身除开有角质稳定作用外,还有抗炎效果,降低皮肤敏感性,增加对痤疮治疗的作用.
除此之外,它们俩还有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和加速黑素颗粒的代谢,对色沉也有很不错的作用,对痤疮愈后的炎症后色沉所引发的痘印有很强的针对性,非常适合不仅有痘痘,还有痘印的患者朋友。
壬二酸本身不良反应也轻微和短暂,不妨碍较长时间的使用,在局部连续应用壬二酸2-3个月,可以明显降低皮肤细菌和毛囊内丙酸杆菌的数目,所以在使用时间是建议至少三个月。在使用方面先点涂在患处,如果是大面积使用,先薄薄一层,每24小时内保留5分钟再洗去,然后后逐步增加停留时间,让皮肤逐步建立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用一句话总结壬二酸
溶解角质、减少粉刺、抗炎、祛痘、美白、淡斑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皮肤科医生同行在治疗玫瑰痤疮的时候都会用壬二酸,因为国际治疗指南可使用壬二酸治疗玫瑰痤疮。
版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只有壬二酸没有限制使用,水杨酸在化妆品的限量为2%,而过氧化苯甲酰、抗生素类药(即抗菌素如四环素、克林霉素等)、维甲酸等由于副作用大,都禁止用于化妆品。在《JAAD寻常痤疮治疗指南()》中也推荐壬二酸用于治疗痤疮有效,及炎症后着色异常的治疗,且为孕B类药物,这些都足可见壬二酸的安全性。
临床大量的多中心实验也证实了壬二酸对于痤疮治疗及减少痤疮后色素沉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要问,这么好的药物,为什么临床上并不常见呢?壬二酸的溶解性差、熔点高,配伍困难等特性,极大的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传统的配伍方法不仅有效成分含量较低,而且制剂均为油性较大的霜类制剂,透气性较差,对于本就油脂分泌过多的痤疮使用感并不舒适。当然,人类对于科技和技术的追求是永不停歇的。由美国中央配方制药公司专利技术研制的首博尔壬二酸清痘凝胶,筛选了上百种基质材料,同时开发出特殊的加工工艺,解决壬二酸制剂中溶解性差,浓度低,油脂成分含量高,副作用大等问题。
有这么一款网红护肤品,它就是15%壬二酸和1%水杨酸的复合产品,厂家在设计的时候为了争对油性皮肤,特意采用了美国中央中央配方制药专利技术,增选五中成分,简介配方,将高浓度壬二酸制成不含油凝胶,减轻皮肤负担。
首博尔壬二酸清痘凝胶的优点
?产品中壬二酸浓度达到15%。?无油凝胶,减少皮肤负担,快速持久作用。?配方简单,安全性较好。?同时加入1%水杨酸,联合制剂,协同作用,祛痘更快速、更安全?刺激性低,不损害正常的皮肤组织?使用方便,皮肤清爽不油腻参考文献:[1]BojarRA,HollandKT,LeemingJP.Azelaicacid:itsuptakeandmodeofactioninStaphlococcusepidermidisNCTC[M].JournalofAppliedBacterology,,64:.[2]AndrewFitton,KarenLGoa.Azelaicacid:Areviewofitspharmacologicalpropertiesandtherapeuticefficacyinacneandhyperpigmentaryskindisorders[M].Drugs,,41(5):.[3]宋欣.壬二酸及其衍生物在护肤美容中的作用[J].河北化工,,33(3):35-36[4]PirardGE,KligmanAM,StoudemayerT,etal.Comparativeeffectsofretinoicacid,glycolicacidandalipophilicderivativeofsalicylicacidonphotodamagedepidermis.Dermatology.,(1):50-3.[5]SamsRL2nd,CouchLH,MillerBJ,etal.BasalcellproliferationinfemaleSKH-1micetreatedwithalpha-andbeta-hydroxyacids.ToxicolApplPharmacol.,(1):76-82.[6]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9.[7]陈冠容.壬二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J].医院药学杂志,,22《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主要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曾称为酒渣鼻。年俄罗斯与德国联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病率分别为12.3%与5.0%,美国为2.0%~2.3%,目前缺乏中国人群玫瑰痤疮患病率的研究。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皮肤阵发性潮红以及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等,少部分出现赘生物(常见于鼻部),主要累及20~50岁的成年人,但儿童和老年人同样可以发病。然而,由于过去国内教科书及很多皮肤病专著将“玫瑰痤疮”称为“酒渣鼻”,致使很多医生误认为只有“鼻部发红、肥大”的表现才是“酒渣鼻”。医院数千例玫瑰痤疮临床样本分析结果显示,真正出现“酒渣鼻样改变”的玫瑰痤疮只占5%左右,大部分玫瑰痤疮患者的皮损主要发生在双颊部或口周,或只出现鼻部红斑、丘疹,并没有鼻部肥大、增生的表现。很多皮肤科医生将这种常见病、多发病误诊为脂溢性皮炎、痤疮等,甚至模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而误诊误治现象又导致了不科学、不规范的治疗,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后又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产生。诊断诊断玫瑰痤疮的必备条件:面颊或口周或鼻部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潮红,且潮红明显受温度、情绪及紫外线等因素影响,或出现持久性红斑。次要条件:①灼热、刺痛、干燥或瘙痒等皮肤敏感症状;②面颊或口周或鼻部毛细血管扩张;③面颊或口周或鼻部丘疹或丘脓疱疹;④鼻部或面颊、口周肥大增生改变;⑤眼部症状。排除明显诱因例如口服异维A酸胶囊或化学换肤或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皮肤屏障受损而导致的阵发性潮红或持久性红斑,必备条件加1条及以上次要条件即可诊断为玫瑰痤疮。鉴别诊断1.痤疮:痤疮与玫瑰痤疮都可能出现丘疹、脓疱,但痤疮常有粉刺,而玫瑰痤疮有阵发性潮红及毛细血管扩张。另外,玫瑰痤疮与痤疮重叠存在的情况并不少见,2.面部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与玫瑰痤疮都可出现红斑和光加重现象,但皮损发生部位不一样,脂溢性皮炎一般发生于前额部、眉弓、鼻唇沟或下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而玫瑰痤疮一般发生于面颊部、鼻翼或口周;脂溢性皮炎表现为黄红色斑片,玫瑰痤疮有阵发性潮红和毛细血管扩张。3.接触性皮炎:有明确的接触药品或化妆品病史,起病突然,瘙痒明显,红斑表现为持续性,无明显阵发性潮红现象。4.激素戒断性皮炎(或称激素依赖性皮炎):可出现玫瑰痤疮样皮损,是因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或含糖皮质激素的护肤品后形成的一种激素依赖状态,在停用后3d左右出现明显的灼热、干燥、瘙痒等“难受三联症”(主观评分≥7分)。而玫瑰痤疮不会出现“难受三联症”,灼热、干燥常见,偶见瘙痒,但玫瑰痤疮患者长期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逐步出现激素戒断性皮炎的症状。5.颜面粟粒性狼疮:皮损特点为面颊部、鼻部或眼周圆形坚硬的丘疹或结节,呈半透明状,表面光滑,无阵发性潮红,无毛细血管扩张,用玻片按压时,呈苹果酱色。病理诊断可鉴别。6.红斑狼疮:表现为持续性红斑或红斑块,无阵发性潮红。血清自身抗体检测或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可进一步鉴别。治疗(一)局部治疗1.一般护理:修复皮肤屏障是玫瑰痤疮的基础治疗。经临床验证,对皮肤屏障具有修复作用的功能型护肤品,不仅可以缓解干燥、刺痛、灼热等敏感症状,而且能减轻阵发性潮红等临床表现。无论哪种类型玫瑰痤疮,均应使用保湿润肤制剂,防晒(戴宽檐帽子、用SPF≥30PA++~+++防晒霜),避免理化刺激(含碱性、乙醇的洗护用品,冷热,风吹,大量出汗),减少紧张等情绪波动。2.局部冷敷或冷喷:使用普通冷水湿敷;也可使用冷喷仪。每次冷敷或冷喷15~20min,适用于红肿灼热难受的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患者。3.外用治疗:(1)甲硝唑:具有杀灭毛囊蠕形螨的作用,外用甲硝唑对中重度红斑及炎性皮损有较好疗效,但对血管扩张无效。常用浓度为0.75%乳剂,每日1~2次,一般使用数周才能起效。(2)壬二酸:能减少KLK5和抗菌肽的表达以及抑制紫外线诱导的细胞因子释放,改善玫瑰痤疮炎性皮损。常用浓度15%~20%凝胶,每日2次,少部分患者开始有瘙痒、灼热和刺痛感,但一般较轻微且短暂。(3)抗生素:玫瑰痤疮非感染性和感染性炎症并存。部分抗生素对此两种炎症均有治疗作用。常用的有1%克林霉素或2%红霉素,可用于炎性皮损的二线治疗。(4)过氧化苯甲酰:具有抗微生物作用,但常见红斑、鳞屑及局部瘙痒等不良反应,故仅用于鼻部或口周丘疹脓疱型患者,点涂于皮损处。(5)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对红斑效果优于丘疹脓疱,对血管扩张无效。建议用于糖皮质激素加重的玫瑰痤疮或伴有瘙痒症状的患者,瘙痒症状缓解后停用,此类药品不宜长期使用,一般不超过2周。注意药物最初的刺激反应。常用吡美莫司乳膏和0.03%他克莫司软膏。(6)外用缩血管药物:α肾上腺受体激动剂能特异性地作用于面部皮肤血管周围平滑肌,收缩血管,减少面中部的持久性红斑,但对已扩张的毛细血管及炎性皮损无效。目前认为该药对红斑的改善可能只是暂时性抑制。常用0.03%酒石酸溴莫尼定凝胶,每日1次。不良反应包括红斑或潮红加重、瘙痒和皮肤刺激等。(7)其他:5%~10%硫磺洗剂对玫瑰痤疮炎性皮损有效,但应注意其对皮肤可能有刺激性。菊酯乳膏及1%伊维菌素乳膏具有抗毛囊蠕形螨作用,研究发现其对炎性皮损有较好疗效,但对毛细血管扩张无效。(8)眼部外用药物:包括含激素的抗生素眼膏(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蠕形螨感染性睑缘炎同时需抗螨治疗,包括局部涂用茶树油、甲硝唑等;并发干眼时,需给予优质人工泪液及抗炎治疗。疾病转归及预后玫瑰痤疮一般经过3个月左右的治疗可以得到基本控制或明显好转;多数患者在数年或数十年内有反复发作性,需反复间断治疗;特别是阵发性潮红症状容易反复发作。陈向阳,男,皮肤美容主诊医生,皮肤科执业医师,中华临床医学会皮肤医美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皮肤科医师协会会员,中国整形与美容协会皮肤修复委员会委员,中国整形与美容协会激光委员会委员,医院皮肤科主任,医院院长,年创办夏邑协和医疗门诊部,陈向阳皮肤美容诊所,陈氏美容皮肤科医生集团创始人,郑州晨颜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纳晶区域服务中心技术顾问。擅长治疗各种面部问题皮肤:痤疮以及痘印痘坑、玫瑰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敏感性肌肤,黄褐斑、褐青色痣太田痣等色素性皮肤病,对医学护肤品的搭配治疗有独特的见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wangcaixing.com/dyys/1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