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印痘坑治疗策略沙场秋点兵
痤疮瘢痕是大多数痤疮患者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尤以萎缩性瘢痕最为常见,因其具有相当程度的毁容性,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这也就成为其追求治疗最大的动力。但限于当前医疗技术条件所限,痤疮后瘢痕的治疗又具有相当的难度,几乎无完全治愈的可能,所以痤疮瘢痕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外观、减轻其对患者造成的心理社会压力等。以下我们对当前最常见可选治疗策略做一简要介绍。
可选治疗策略
脉冲染料激光:利用光热作用破坏皮肤浅层血管以改善潮红;有研究显示运用激光治疗1~2次后可以有限改善潮红及瘢痕症状,有效率为68%,此外其还可激发胶原纤维重塑而改变瘢痕症状。
单色激光:同样利用光热作用刺激真皮成纤维细胞活性以补充丢失的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此类激光共分为消融及非消融单色激光两种。
传统消融激光:有效,但可引起明显不适,增加发生色素异常、瘢痕、感染及愈合期延长等的风险。
传统nm二氧化碳激光:通过释放红外线可于治疗1次后明显改善皮肤色调、质地及外观等,临床显示其治疗1个月后的改善率为69%、治疗18个月后改善率为75%。此外,传统的nmEr:YAG激光相比之下侵袭性稍弱且更易于被皮肤中的水分所吸收,其有效性可与二氧化碳激光相媲美,且对于深肤色人群的点坑状面部瘢痕效果良好(有效率57%,二氧化碳激光仅36%)。
非消融激光:通过光热作用靶向作用于皮肤中的水分,且不消融表皮。对患者损伤更小,恢复更快。如nmNd:YAG激光可以促进毛囊及真皮网状层胶原纤维重塑,因此其对改善深肤色人种轻微色素改变着效果良好,8个疗程后萎缩性瘢痕改善率为20%~30%。
皮秒激光:传输时间更短、能量脉冲更低,副作用更小。其对于治疗文身及色沉性疾病可以明显改善外观及萎缩性挛缩性瘢痕的质地。
微晶磨削术:其可在(不)累及真皮层的前提下去除表皮,显著改善瘢痕边界。其对于境界清晰性瘢痕及宽基底、境界不清的瘢痕均有效,但对冰锥形或深篷车样瘢痕效果较差。
化学剥脱:可治疗小凹陷性瘢痕。中等深度剥脱的临床改善率为51%~75%,但剥脱深度的控制是个难题。
微针针刺法:可有效诱导胶原纤维的产生,使得皮肤更加平整而明显改善痤疮后挛缩性瘢痕。其优势主要在于可保持表皮的完整性,可在治疗8~12个月内得到最佳疗效。此外,该法还可促进局部外用制剂的吸收以进一步实现改善外观的目的。
点阵激光:通过轻度剥蚀萎缩性瘢痕边缘以降低其与周边正常组织对比度,而实现改善患者外观的目的。同时,剥蚀作用也可刺激局部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形成更多的胶原纤维等成分填补凹陷性皮损。
注射性填充物:可有效填充软组织萎缩性瘢痕以实现平整皮损表面,但其可导致感染、疼痛、潮红、肿块、水肿及脓肿形成等。暂时性填充物,可维持数月。半永久填充物可维持2年,显示出显著的皮损改善性能。永久性填充物可维持数年,但无证据支持其瘢痕改善作用。
痤疮瘢痕治疗策略前瞻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可加速创口愈合。其通过释放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等促进组织修复。其与微针针刺法联用效果更佳。
脐带血或脂肪细胞来源的多潜能间叶源性干细胞:可有效促进创伤修复,其安全性正在评估。
治疗策略的制定需充分考虑患者的治疗目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wangcaixing.com/dyys/17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