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间的皮肤防护热点

居家战疫,防护持续。近日的关键词依然是宅(宅家里)、戴(必要出门时必须戴口罩)、洗(勤洗手)。

口罩不离身、酒精当成护手霜,当然会出现一些皮肤问题,主创也时不时面部会出现压痕,双手皮肤也越来越粗糙,甚至开始脱屑了。鉴于目前仍在抗疫期间,网上提供一些简单的应对措施,以在这个特殊时期,减少大家不必要的面诊次数。

摘掉口罩的医务工作者,图片来自网络

1.压力性损伤(医护人员多见)

表现:鼻梁、颧骨和耳部出现红色压痕、甚至糜烂。

原因:主要由于过长时间的压力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造成的。

措施:一般去除压力性因素可自然恢复,如果出现糜烂可以外涂夫西地酸乳膏。

图片来自网络

2.接触性皮炎

表现:口罩接触部位出现红斑,甚至轻度糜烂,伴瘙痒,久之皮肤干燥、脱屑。

原因:一些口罩成分引起的刺激性或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措施:可以在口罩里面垫纱块隔离。(鉴于目前口罩比较稀缺,调换口罩的种类不容易)

轻者可以短时间外涂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奈德等(时间1~2周)。

严重者配合口服抗阻胺药(如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每日一次1片口服)(具体请咨询医生用药)。

3.痤疮(这个想必大家都知道啥样儿……就不放图了)

表现:面部原有的丘疹、脓疱等加重。

原因:由于长时间佩戴口罩形成的局部的潮湿闷热环境,引起痤疮丙酸杆菌生长及口罩对局部的压力造成的皮脂腺导管闭塞,引起痤疮加重。

措施:按痤疮治疗。比如红色丘疹脓疱点涂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具体请咨询医生用药)。

轻度的表现,来自主创自家亲戚……

4.乏脂性湿疹

表现:手部皮肤干燥、皲裂、脱屑、瘙痒,严重者红斑、溃烂。一般多见于冬季,也称裂纹状湿疹。

原因: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与老年人皮脂分泌降低、皮肤水合能力降低有关,或热水烫洗过频引起的。

最近主要与洗手次数频繁、使用各种化学洗手液及消毒剂过多有关。

处理措施:轻度的可涂护手霜(保湿作用的护手霜更佳)。

如果出现脱屑、皲裂可涂尿素软膏或维生素E霜。

严重者可以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具体请咨询医生用药)。

全民战疫,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肺炎心慌慌,皮肤病不敢出门去看怎么办?

主创的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tangwangcaixing.com/dyyf/165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